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覺具法師分享「人間佛教的體相用」。 圖/海天佛剎提供
圖說:覺具法師用淺顯易動的生動故事,讓現場的信眾們了解對於不同的修行法門,應該用功的方向與步驟。 圖/海天佛剎提供
圖說:監寺永昭法師頒發感謝狀給予覺具法師(右)。 圖/海天佛剎提供
圖說:開場由澎湖佛光合唱團演唱點燈。 圖/海天佛剎提供澎湖海天佛剎 覺具法師分享「人間佛教的體相用」
2024-07-16
佛光山海天佛剎舉行諸事吉祥系列講座,7月14日邀請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主講「人間佛教的體相用」,以體大、相大、用大的修持法門,令澎湖的信眾了解人間佛教的修持法門原來可以生活化,透過對「體、相、用」的認識,讓大眾在生活當中,都可以無所住的修持與用功,而使彼此的人我關係越來越好。
「什麼是體相用?體是本質,相是相狀,用是功用。」覺具法師先以淺顯的例子解釋:「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,會有不同的外表、長相、身材的差異,有的人大眼睛、有的小鼻子、有的白皮膚、有的紅頭髮等各種千差萬別的相貌,這些外貌就是我們出生於世間的『相』,然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又會根據自身的業因造下新的善、惡業,這是眾生根據個人習性以及後天的養成與規範所表現出來的『用』,而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作為本『體』的生命,是不生不滅、真常不變的永恆存在。但生死是階段性的,如同一個圓形般相續不斷,生了又死,死了又會生。」
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重視人間佛教的修行,大師讓我們了解活在世上,生命從生到死,其中的食衣住行,言行舉止,身心活動等,無一不是生活的作用。每個人從出生、學習、成長,為了在這個世間上生存,必然要承受許多壓力,經歷許多學習和磨練。「雖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生死的無常變化,但我們可以利用有生之年,好好發揮生命的本體,把它的精神、意義、能量,隨機、隨緣、隨宜的權巧應用,就能發揮生命的價值。」
「認識體相用,對我們的生活與修行有什麼幫助?」覺具法師引用大師的開示並指出:「每個人存活於世間,都會有多種身份角色,而這些不同的身份角色,就是一個人的『相』。而不同的『相』就有不同的『用』,要怎樣才能『用』得好?那就要學習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做到『不住相』。修行要做到不著相,先要能體會空性,就會去恭敬一切眾生、一切法界。」
「為什麼不執著相呢?因為無相以後,功能才能無限大;否則如果認為自己了不起,執著扮演那個相,就只能發揮那個相的作用。你的心之『體』,若能永遠保持著『空無』的狀態,那麼當身為領導時,在公司就好好扮演領導的角色,當回到家中時,面對孩子要好好地扮演父親的角色,而不要把領導的角色運用到父親的身份上,面對太太時,也要學會轉換身份立場,才能夠維繫好夫妻之間的和諧。」
「而我們修行也是如此,若一味地執著自己的身分,那麼其他作用就發揮不出來。佛教要我們不著相,原因就是要眾生學習展現無量無邊的相,才能發揮無量無邊的功能出來。」覺具法師提醒信眾,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,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實踐,希望大家要能珍惜每一次的因緣,不要錯失了道場為大家所舉辦的三皈五戒,以使自己的信仰與修行,能更加堅固。
「什麼是體相用?體是本質,相是相狀,用是功用。」覺具法師先以淺顯的例子解釋:「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,會有不同的外表、長相、身材的差異,有的人大眼睛、有的小鼻子、有的白皮膚、有的紅頭髮等各種千差萬別的相貌,這些外貌就是我們出生於世間的『相』,然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又會根據自身的業因造下新的善、惡業,這是眾生根據個人習性以及後天的養成與規範所表現出來的『用』,而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作為本『體』的生命,是不生不滅、真常不變的永恆存在。但生死是階段性的,如同一個圓形般相續不斷,生了又死,死了又會生。」
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重視人間佛教的修行,大師讓我們了解活在世上,生命從生到死,其中的食衣住行,言行舉止,身心活動等,無一不是生活的作用。每個人從出生、學習、成長,為了在這個世間上生存,必然要承受許多壓力,經歷許多學習和磨練。「雖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生死的無常變化,但我們可以利用有生之年,好好發揮生命的本體,把它的精神、意義、能量,隨機、隨緣、隨宜的權巧應用,就能發揮生命的價值。」
「認識體相用,對我們的生活與修行有什麼幫助?」覺具法師引用大師的開示並指出:「每個人存活於世間,都會有多種身份角色,而這些不同的身份角色,就是一個人的『相』。而不同的『相』就有不同的『用』,要怎樣才能『用』得好?那就要學習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做到『不住相』。修行要做到不著相,先要能體會空性,就會去恭敬一切眾生、一切法界。」
「為什麼不執著相呢?因為無相以後,功能才能無限大;否則如果認為自己了不起,執著扮演那個相,就只能發揮那個相的作用。你的心之『體』,若能永遠保持著『空無』的狀態,那麼當身為領導時,在公司就好好扮演領導的角色,當回到家中時,面對孩子要好好地扮演父親的角色,而不要把領導的角色運用到父親的身份上,面對太太時,也要學會轉換身份立場,才能夠維繫好夫妻之間的和諧。」
「而我們修行也是如此,若一味地執著自己的身分,那麼其他作用就發揮不出來。佛教要我們不著相,原因就是要眾生學習展現無量無邊的相,才能發揮無量無邊的功能出來。」覺具法師提醒信眾,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,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實踐,希望大家要能珍惜每一次的因緣,不要錯失了道場為大家所舉辦的三皈五戒,以使自己的信仰與修行,能更加堅固。
最新消息
【星雲大師全集20】佛教管理學.禪門的管理法⑦
2025-11-08東森氣象新聞直播 推廣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
2025-11-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成員禮敬星雲大師 報告成果豐碩
2025-11-07南天健康日深入社區 身心靈課程獲新州政府特別推廣
2025-11-07福嚴佛學院佛光山教育參訪 心保和尚座談交流
2025-11-07《台灣超人》北美巡演 生命故事跨海傳遞正能量
2025-11-07松信分會捐血活動 落實人間善美理念
2025-11-07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衣食住行5-5
2025-11-072025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探究安頓人心的智慧
2025-11-06西方伴侶南天寺締結佛化婚姻 以佛法智慧共築幸福人生
2025-11-06
相
關
消
息







